2020年11月24日 星期二

【一位CFP的日常】如何擺脫理財的「週一症候群」?



作者 : 蔣竣植 (CFP)

圖片Photo by Toa Heftiba on Unsplash


人真的是很矛盾的生物,雖然心裡都明白由於剛度過週末假期,所以週一通常較沒精神在工作上,但卻偏偏喜歡幫自己塞一堆事情在「週一」,將疲憊感拉到最高,這中間難道有什麼誤會嗎?

 

由於家中長輩對錢的使用較為保守,沒辦提款卡,也就更不可能使用網路銀行,所以不定期要至銀行臨櫃幫長輩轉帳、匯款等,時間久了發現到週一跑銀行處理事情的人特別多,手中號碼牌與頭上燈號的數字差距,往往至少要等半小時以上,實在很想找機會問問現場的民眾:「為何僅有週一有空跑銀行呢?」

 

帶長輩至醫院回診時,似乎也有著類似的景象,常有相同的科別、相同的醫生,偏偏選擇週一回診的患者特別的多,漫長的等待也考驗著病患與家屬的耐心,讓回診成了一種負擔。當然也會想問:「除了週一之外,其他天是否會有空呢?」

 

至於公司在週一的會議特別的多,多到導致週一的心情顏色「偏藍」,這又或許是主管想讓大家知道本週開始「起跑鳴槍」的儀式之一吧?說了那麼多,只是突然發現大家對一些生活上的習慣也呈現某種「集體意識」,重複且固定做著某件事情,雖偶有抱怨但久了似乎也漸漸習慣、默默地承受了。

 

消費,一直都是如此?

週末在外用餐時總是抱怨著人太多需耐心等候,把用餐的興致都給磨去了;而週末美式大賣場的湧入人潮及車潮,會誤以為有著「60秒免費搬」的活動....我們來調整一下原有的生活習慣,週末嘗試避開「正常用餐」的正午12點與晚上6點,提早或延後12個小時,有機會讓你發現「奇蹟」,會有免排隊不再只是特權的小確幸。而改為平日或是週末的一早出門採購,相信也會讓你看到「舒適」的景象。

 

理財,何嘗不是如此?

每當遇到45711月,就會習慣性分別抱怨所繳交的牌照稅、所得稅、房屋稅、燃料稅、地價稅等;若遇到繳交保險費的當月,心中常會對著老天爺吶喊:「為何要這樣對我?」此時此刻,我反而想問:「你,還好嗎?」上述既然時間及金額都是確定的支出,可嘗試將其金額「平準化」,也就是加總一年內的所有固定支出後除上12個月,就能知道「平均」每個月此類的固定開銷,接著每當該月份薪資戶內的薪水一下來,就立刻將此固定支出的平均金額轉至另一個理財帳戶,這樣以來,不僅不再需要費心記憶每個固定支出的月份(因為12個月後自然會累積出該筆需繳交的費用),同時也降低過去支出存在著「大、小月」的問題,可謂一舉兩得!

 

原來,只要稍微調整用錢或生活的固有習慣,心情就會跟著微調至愉悅的頻道!還在懷疑嗎你試試看就知道囉!

 


蔣竣植

學歷: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碩士

經歷:科盛科技部門主管

現職:國際認證理財規劃顧問(CFP)、致理科技大學財金系兼任講師、財經部落客、保險公司業務主管

專長:收支管理、基金投資管理、負債管理、保險規劃、退休金規劃等全方位理財規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