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蔣竣植 (CFP)
圖片 : Photo by ieva swanson on Unsplash
「我決定在年底左右把公司收起來!」翔宇一臉嚴肅地從口裡吐出這句話。
「喔!怎那麼突然?畢竟你也努力很多年了,不會捨不得嗎?」
「當然會啊!但......實在撐不下去了。」
創業需要很大的勇氣,也往往沒有當初所想像的那麼簡單。看過那麼一段話:「如果你想害一個人,就鼓勵他去創業。」這雖然是句玩笑話,但卻也道出創業的辛苦,若你正好是在創業這條路上的讀者,相信會很有感覺。
受雇者,在職場上處處受限、僅能聽指令做事,犧牲夢想以換取生活的溫飽,彷彿一個被囚禁的靈魂,無法自由伸展其夢想的翅膀。但這對創業者而言正是不想成為的未來,也因如此,近幾年自由創業的風氣頗盛行,讓不少年輕人前仆後繼地踏上了創業的道路。
若夢想是創業的藍圖,那資金就是創業的工匠,透過資金才能有效堆砌出創業的實體以實現夢想。大多的創業,也唯有資金到位後,才能正式展開。有趣的是,往往只有在開始了解公司營運時所需的種種支出後,才能悟出創業的壓力及辛酸。資金或許不見得是創業成功的關鍵要素,但卻是在創業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因子。
創業前,你需有預算的考量,先備妥一筆資金,可能是初期的硬體設備、可能是即將產生的人事支出等。少則數十萬,多則數百萬,尤其是開實體店面的創業者。這可不是紙上談兵的虛擬成本,而是大多有前例可循的真實成本。
當然,你或許會說:「我做的是無本生意,不太需要資金!」但無本生意花費最多的可能是「時間」這個看似無形的因素,不過我們暫不討論這個「無本生意」的狀況。
創業中,每天開門就是燒錢,可能是定期的貨款,也可能是每月的員工薪資等,令創業者頭痛的應該是萬一營運遇到瓶頸,例如客人久不上門、商品庫存壓力等,因著上述狀況而可能還需要增加廣告行銷的費用等。讓發薪與付款日的時間壓力成了創業者的週期提醒鬧鐘。
創業後,指的是若營運不如預期,決定忍痛放棄一切後,是否在職涯轉換的空窗期備有現金可供生活?拉下鐵門其實並不難,難的是鐵門後那位曾經熱血的創業者,仍舊需要冷靜思考隔天的三餐......
回到創業這件事,創業者可能同時也是該公司的頭號員工,公司營運的財務狀況其實會建議與個人財務狀況分開檢視,若可以的話最好也能給自己一筆「員工薪水」,透過薪水來分配個人的生活開銷,這樣一方面才能確認公司是否真的有獲利(而非犧牲個人薪資),另方面較能免除「公司財庫通個人財庫」的問題,降低個人與公司的財務綁在一起成為「生命共同體」的財務風險。
無論創業能否成功,都將成為未來生命中的養分,而財務這件事也無論你位於職場的那個身份,都要有預算規劃、財務分析的能力。務必要做錢的主人、當自己的人生財務長!
蔣竣植
學歷: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碩士
經歷:科盛科技部門主管
現職:國際認證理財規劃顧問(CFP)、致理科技大學財金系兼任講師、財經部落客、保險公司業務主管
專長:收支管理、基金投資管理、負債管理、保險規劃、退休金規劃等全方位理財規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