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1日 星期一

我該借紓困貸款嗎?

 


作者:駱潤生(Lawrence)CFP®

圖片:Photo by Sharon McCutcheon on Unsplash

 

最近因疫情影響,很多人的民生經濟受到打擊,政府開辦紓困貸款,保險公司也將提供低利保單貸款,希望急需用錢的朋友,可以透過這筆資金,暫時緩解燃眉之急。

 

但根據媒體報導,有承辦貸款人員表示,在審核民眾資格時,發現有些民眾的財力狀況其實並不急迫需要這筆錢,相信有部分的人是想借貸這筆低利資金出來,拿去做其他的安排,比如說投資。

 

其實我們平常也經常接到銀行電話行銷,詢問是否要借個人信貸,通常親切的服務人員,也會試探性的提醒,可以將這筆資金借出來投資。

 

當然如果真的急需要用錢,透過貸款的確是最快的解決方式。但是如果只是因為利率很低,條件很不錯,而就衝去借的話,可能要注意以下三個地雷

 

1.   注意「心理帳戶」的影響

 

「心理帳戶」概念是芝加哥大學行為科學教授理查·塞勒提出,他認為除了自己的錢包或銀行帳戶這樣實體的帳戶外,人們的心中存在著一種心理帳戶,會將現實中客觀的支出或收益,在心裡上面畫分到不同的帳戶裡面。

 

我覺得像這樣心態去借來的錢,也會把他跟自己的積蓄劃分開來,會認為,我就是用這筆$100,000去投資就好了,我的投資獲益,只要大於利息我就賺到了。

 

但事實上,你其實等於還是用自己的儲蓄去投資,只是預支罷了,先別談賺還是賠,別忘了它是要還的。

 

2.    用借來的錢去投資

 

尤其是像這類的短期貸款,通常結果都不好。為什麼呢,因為如果你還款期限內,你的投資標的是虧損的,屆時你可能必須被迫認賠資產來還債。除非短期內獲利了結,而且你必須管住自己,別再下注。

 

3.    太過美好的想像

 

就算沒有投資,一筆現金擺在身邊,很容易就把它隨意花掉了,之前對它很多美好的想像,比如說用它來支付學費學習新技能,或放在利息較高的地方賺利差等等,可能都只是想像。

 

大家都知道買債券可以固定領息,到期還本;而借貸就像是買了「負債券」,因為你要固定支息,到期還債。別忘了他也伴隨著複利效應,投資理財中常用到的七二法則,72除以報酬率等於你資產翻倍的年數,如果換成是負債也適用,比如說你借了一筆年息12 %的借貸, 等於6年間你的負債就翻了一倍,不能不慎。

 

借貸一直是投資理財中很重要的一門功課,人生中很多重要的財務目標也需要靠貸款解決,比如說買房子通常就需要跟銀行貸款,適當的使用借貸,也可以累積個人的信用,比如說妥善使用信用卡累積信用分數。最重要的是要有穩定的還款來源,及規劃好的還款計劃及用途,才不會陷入債務漩渦。

 


駱潤生(Lawrence Lo),具有法律背景的財金碩士,目前是臺灣與中國兩岸國際認證理財規劃顧問(CFP®),並曾任臺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TFPA)副理事長,國泰人壽CFP®,阿爾發機器人理財投資顧問經理。致力推廣正確理財觀念,並提供理財規劃、保險規劃、退休金規劃等相關諮詢試算服務。歡迎來信諮詢討論:camel40tw@gmail.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