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2日 星期二

【一位CFP的日常】你當然可以很固執,但你必須夠專業!



作者 : 蔣竣植 (CFP)
圖片Photo by Elijah O'Donnell on Unsplash

「我覺得應該不會那麼倒霉,不需要這類保險!」
「我覺得身體狀況好的很,不需要吃藥!」
「我覺得投資賺的還不夠多,不需要調整!」

很多時候,看似自信的回答卻是對專業的不信任。還是,僅是尚未具備「改變」的勇氣?


若你是位「專業」人士,相信對上述的回答並不陌生,當下甚至會懷疑「到底誰比較專業?」或許是資訊氾濫的緣故,這類的回答只會聽到越來越多......當然了,現在因爲資訊取得容易,有些人會先上網做了功課後再來尋求諮詢,希望能獲得第二意見(或是獲得專家的背書),但關鍵就在於網路所取得的資料真偽性及客觀性,否則尋求意見的舉動ㄧ不小心就成了與專家之間的「辯論」。而聽從專家的建議而改變,真的那麼重要嗎?

當習慣成自然.....但,壞習慣會自「燃」

重複做著某件事,只要不要傷害到別人,似乎也沒什麼問題。這可能是你的日常生活習慣:每天享受一杯習慣性要喝的拿鐵咖啡、持續繳著通話量不大的高額手機月租費、每月付著不常使用的健身中心會費,甚至是每月線上刷著久久看一次的電子書看到飽的費用,似乎對自己好一點,生活品質就能高一些。但,為何荷包卻始終是空的?你可能覺得也沒花什麼大錢,為何會成為「月光族」?所謂「魔鬼藏在細節裡」,可別小看每項生活支出中的300、500元,累積起來可也是一筆不小的浪費。

這是我們在家計理財的諮詢時常遇到的收支問題,調整的是你入不敷出的風險。有人曾說:「1萬元的保險費勝過100萬元的醫療費。」購買醫療保險,調整的是降低未來可能醫療費支出的風險。醫生看診開藥,調整的是降低病情惡化的風險。投資方面的建議,調整的是降低虧損的風險。簡而言之,專業人士的建議方案,為的是藉由「改變」而適應未來,而非被未來所改變。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

無論專業與否,學校畢業之後才是學習的開始。學校裡教的是各科別的理論基礎,若基礎的學習不夠紮實,未來的訊息接收容易偏頗;出了校門後的學習是實務應用,若沒有持續學習,你的腦袋只會停留在學校的課本當中,一旦學習停滯,我們的腦袋及職涯很可能一不小心就因為環境的變化被沖進了歷史的洪流當中。

不變非永恆,變才是永遠

教育部國語辭典提到「學以致用」,意思是將學得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或工作當中。其實這句話在現代可能需要再做延伸,學了要會運用,而在運用了之後需因著大環境的變化調整、更新運用的方法。國外的機構曾有過研究,目前至少有50%以上的工作是30年前所沒有,換言之,未來可能也有50%以上的工作在目前尚未被發展出來。產業結構的變化,讓我們不得不持續學習新的知識與技能。若快速變化是現代環境的節奏,持續學習就是我們該有的頻率。

專業一定是對的嗎?這倒也不一定。但,你有夠專業的論述能反駁嗎?



蔣竣植
學歷: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碩士
經歷:科盛科技部門主管
現職:國際認證理財規劃顧問(CFP)、
致理科技大學財金系兼任講師、財經部落客、保險公司業務主管
專長:收支管理、基金投資管理、負債管理、保險規劃、退休金規劃等全方位理財規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